□本報記者申東劉子陽
  6月的“塞上江南”寧夏,一派祥和安寧的景象。《法制日報》記者所到之處,深切感受到回漢各族群眾和諧共處,團結互助,共建平安寧夏,共享平安成果。
  寧夏是全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,正如黃河水流進塞上的阡陌田野,珍視民族團結、維護社會穩定大局的意識根植各族群眾心中,也落在了寧夏黨委、政府的肩上。近年來,寧夏黨委、政府把平安寧夏建設作為改善民生的民心工程,把人民群眾對社會治理、公共安全、公平正義的新要求落實到具體工作之中,以更高的水平深化平安寧夏建設。
  宗教人士當起維護穩定八大員
  在寧夏大地,傳誦著許多回漢各族群眾共建平安寧夏、共築民族團結的佳話:海原縣回族婦女馬志英,多年來救助撫養186名回漢貧困女童;靈武市滿族女教師王曉花,17年來不顧家境困難,堅持幫助3名回族姐弟求學;同心縣韋州鎮73歲的司法所原所長、回族老人蘇錦山自辦敬老院,為37位回漢孤殘老人“養老送終”……
  6月20日,記者來到寧夏吳忠市利通區古城鎮秦橋清真寺,阿訇吳學興正在給上寺的教眾講解吸毒的危害性,他時不時將伊斯蘭教義貫穿其中,讓人受益匪淺。平日里,吳學興還主動與民警和社區工作人員深入涉毒家庭,勸誡、幫教吸毒人員,教育引導吸毒人員珍愛生命、遠離毒品。
  吳忠市利通區區委常委、統戰部部長楊玉龍告訴記者,通過發揮宗教場所的聯繫紐帶等作用,宗教界人士已成為創新社會治理工作的新生力量。
  寧夏信教群眾占全區總人口的三分之一,目前依法登記的伊斯蘭教活動場所有4300多座。寧夏依托宗教場所這一平臺,引導宗教人士爭做“八大員”,即法律法規的普及員、健康生活的指導員、矛盾糾紛的調解員、慈善事業的宣傳員、民風建設的講解員、特殊人群的幫教員、黨群關係的聯絡員、增收致富的引導員,維護社會穩定,促進社會和諧。
  紅寺堡區的康伏海阿訇擔任人民調解員10年間,共調解交通事故、醫患糾紛等方面矛盾糾紛4500餘起,調處成功率達98%以上,被評為全國先進人民調解員。記者走進康伏海家,20平方米的卧室里,最顯眼的是靠牆的大書架,密密麻麻擺滿了法律和宗教方面的書籍。康伏海感慨地說:“形勢變化快,來調解的很多人將法律條文琢磨得比我還透,過去婆婆嘴管婆婆事,什麼都能調,現在我專攻婚姻、借貸、勞務糾紛。”
  在著名的回鄉吳忠市,去年調解組織成功化解矛盾糾紛9000多件,其中,宗教人士參與化解糾紛占到40%。還有一些縣區在回族聚居的鄉鎮實行人民調解組織進駐清真寺,建起了穆斯林“說和室”。
  回漢各族群眾積极參与平安寧夏建設,共享平安寧夏所帶來的幸福感。據統計,自2010年以來,寧夏全區公眾安全感調查一直保持在91分以上,2013年調查顯示,寧夏群眾對社會治安的滿意度為90.54%,全區保持政治穩定、民族團結、宗教和順、社會治安大局平穩的良好態勢。
  265個專業調解組織對症下藥
  76歲的楊海山(化名)老人沒想到在古稀之年還經歷了人生的“大喜大悲”,一次鼻息肉手術竟讓他的一隻眼睛失明。寧夏醫調委專家對這起醫療事故出具的鑒定書,讓楊海山家人有意願通過調解化解這場糾紛。經過3個多月、十餘次調解,雙方當事人最終在調解協議上簽字,楊海山終於獲得6.6萬元賠償。
  “醫療糾紛不同於其他民事糾紛,它往往涉及患者的生命健康權,社會影響較大。普通的人民調解組織因專業性不夠強,根本無法駕馭。”6月19日,石嘴山市司法局局長張毅彬對記者說。在他就任局長之前,就對醫患矛盾印象深刻:每周就有一起因醫患糾紛引發的上訪案件,許多患方家屬圍在政府門前,不肯離去,社會影響很大。
  2011年11月,在寧夏司法廳和衛生廳聯合推動下,寧夏成立了區級醫調委,5個地級市也相繼成立了醫調委。自此,寧夏有了獨立的第三方醫療糾紛調解機構。自治區醫調委的調解人員由退休和新入職的醫學、法學等專業人員構成,並組建了由296名心內科、骨科、婦產科、神經內科等醫學專家組成的專業隊伍,組建了由律師、法官參加的82人法學專家庫和16人的法醫類司法鑒定專家庫,這些資源在全區實現共享。
  不僅僅是在醫療衛生領域,寧夏在道路交通、房產、物產、土地等矛盾糾紛多發領域,也成立了專業調委會。目前,寧夏已設立25個道路交通損害賠償調委會、13個醫療糾紛調委會和11個勞動爭議調委會,其中,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已化解醫療糾紛500餘件,調解成功率達92%以上。如今,寧夏專業性、行業性人民調解組織已有265個,基本實現了調解組織和調解工作全覆蓋。
  積小安為大安感知群眾冷暖
  平安建設的重點在基層,難點也在基層。基層平安建設搞得好不好,群眾最能感受冷暖。
  家住銀川市興慶區中銀御景、觀湖一號等4個星級小區的居民就感受到了這樣的冷暖——由於部分新建小區及周邊區域治安防範存在漏洞,翻趴陽臺盜竊、砸汽車玻璃案件和商業酒吧內酒後滋事等案件時有發生。群眾買的是星級小區,卻享受不到星級的管理和服務。
 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,興慶公安分局對症下藥,打破4個小區各自為陣的工作模式,從4個小區各抽1名保安員組成聯防隊,由社區民警組織帶領,針對發案高峰時段,在小區周邊重點部位、區域開展機動巡邏。“自主聯防”試點工作啟動以來,4個小區均未發生一起刑事案件,小區群眾的安全感明顯提升。
  下轉第三版
  上接第一版
  去年,寧夏各地各部門將綜治工作重心下移,重點推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、社區管理體制改革、“和諧社區”建設、“和諧家庭”創建以及無物業管理老舊小區綜合治理、建立規範化住宅小區治安責任追究制等工作創新,為平安建設奠定了扎實的基層工作基礎。僅銀川市就計劃用4年時間,改造32個老舊小區,95%以上將有物業,惠及2.4萬戶居民。
  除了軟硬件設施的投入,寧夏基層平安工作還向“深水區”開展試點。青銅峽市葉盛鎮五星村強化村代會功能,著力落實村民自治制度,按照村代會程序,以每10戶至15戶推選一名村民代表,組成村代會,行使決策權,村裡的重大事項全部納入村代會決策範圍,讓群眾的事情群眾自己定,真正使老百姓成為當家人。
  2013年以來,五星村召開村民代表會議15次,集中討論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規劃、低保戶評議、土地流轉、困難戶確定等事項30餘件,大幅提高了群眾參與自治的積極性。兩年來,五星村無越級上訪,真正做到了“小事不出村,大事不出鎮”。
 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、綜治委主任崔波告訴記者,平安建設對基層基礎工作決不能放鬆,因為這類工作雖然費時費力見效慢,但只要做扎實了,就能管根本管長遠。同時,平安工作又是一項綜合性工作,任務量大、涉及面廣,需要各地各部門、各行各業和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參與和不懈努力。安居才能樂業。現在各地對經濟工作比較重視,抓得比較緊,這是必要的。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,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會越來越少,這時就要把重點轉到社會治理上來,放到為老百姓提供安全的生活工作環境上來;老百姓吃得放心了、住得安全了,就能更好地謀發展、搞建設,從而形成推動整個社會發展進步的正循環。
  (原標題:寧夏各族群眾共創共享平安和諧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k14dkcrn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